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民政廳(局)、黨委組織部、發展改革委、教育廳(教委)、司法廳(局)、財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住房城鄉建設廳(委)、交通運輸廳(委)、農業農村(農牧)廳(局、委)、文化和旅游廳(局)、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局(廳、委)、廣播電視局、體育行政部門、科協、老齡辦,各金融監管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民政局、黨委組織部、發展改革委、教育局、司法局、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住房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農業農村局、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局、科協、老齡辦:
老年是有作為、有進步、有快樂的重要人生階段,老年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國家和社會重視珍惜老年人的知識、技能、經驗和優良品德。通過發揮老年人的專長和作用,更好保障老年人參與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是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支持老年人實現自我價值,更好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銀發力量”的重要任務。為支持老年人社會參與,推動實現老有所為,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將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堅持深化改革、政策引領,堅持需求牽引、服務為先,堅持分類指導、共同參與,優化完善老年人社會參與政策法規、保障措施和社會環境,全面清理阻礙老年人繼續發揮作用的不合理規定,讓廣大老年人既要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又要老有所為,有力支撐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實施。
到2029年,支持老年人社會參與的政策法律環境初步建成,阻礙老年人繼續發揮作用的不合理規定清理完成,“銀齡行動”等老年人志愿服務長效機制基本形成,老年人教育、文化、體育服務供給更加高效,老年人社會參與能力逐步提升。到2035年,老年人社會參與服務體系更加健全,適合老年人的多樣化、個性化就業崗位更加豐富,積極老齡觀成為全社會共識,老年人力資源得到有效開發利用,老年人作用發揮更加充分。
二、提升老年人政治參與水平
(一)強化老年人政治引領。面向老年人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基層宣傳宣講,教育引導老年人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老年人作為愛國主義教育、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等的重點群體,加強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及應對人口老齡化成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宣傳解讀,進一步增強老年人對黨和國家的認同,自覺維護國家利益、榮譽和安全。發揮老黨員在加強老年人政治引領中的作用。
(二)保障老年人知情權參與權等合法權利。制定或修改法律、法規、規章和公共政策、無障礙環境建設等標準,涉及老年人權益重大問題的,應當聽取老年人和老年人組織的意見。通過政務公開讓老年人更大程度參與涉及老年人政策制定、執行和監督,提高政府涉老公共政策制定、公共服務管理的響應速度。
三、推進老年志愿服務常態長效開展
(三)加強志愿服務動員。發揮基層黨組織和老黨員作用,引導帶動老年群眾積極參與志愿服務。鼓勵各級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群團組織支持本領域本系統本單位離退休人員開展志愿服務。加強線上線下聯動,常態化動員老年人就近就便參與村(社區)志愿服務。發揮老年先進模范、“五老”人員、老年群眾性活動骨干等的示范引領作用,引導教育、科技、衛生健康、農業、文化、體育等各行各業老年志愿者,利用專長服務社會。
(四)豐富志愿服務內容。圍繞實施國家發展戰略,深入推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鄉村振興、科教興國、健康中國、全民健身等領域志愿服務。聚焦民生需求,積極組織扶弱助殘、扶老愛幼、衛生健康、支教助學、文化惠民等志愿服務。弘揚優良家風,引導老年人家庭成員和身邊群眾堅定理想信念,激勵向上向善,持續開展鄰里守望、普法宣傳、移風易俗、糾紛調解等志愿服務活動,助力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五)創新志愿服務模式。注重項目引領,推進老年志愿服務項目化運行,做優做強“銀齡行動”等老年志愿服務品牌,支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行業特點的志愿服務項目。突出集中服務,利用春節、重陽節等重要節慶節日,組織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的志愿服務活動。抓好日常服務,以做好人民群眾“身邊小事”為契機,以特殊困難老年人、殘疾人、農村留守兒童等群體為重點,采取菜單式服務、“結對+接力”、“以老助老”等方式,提供長流水、不斷線的志愿服務。
(六)完善志愿服務保障。指導老年志愿服務組織規范化建設,提升內部治理效能和專業服務水平。加強志愿服務培訓,幫助老年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服務工作者提升政治素養,提高技能水平。整合基層各類老年志愿服務陣地,促進協同聯動。做好老年志愿者和志愿服務組織的注冊認證、志愿服務記錄和證明出具等工作。堅持“誰招募、誰負責,誰使用、誰保障”的原則,做好老年志愿者身體狀況評估,提供物資設備、安全保障及相應保險,完善老年志愿者適用的保險產品和服務。廣泛宣傳老年志愿服務先進典型,鼓勵采用服務積分、時間儲蓄等方式,增強老年志愿者的主動性和榮譽感。
四、提升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質量
(七)創新發展老年教育。結合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合理設置基層老年教育學習點,推動老年教育進村(社區),鼓勵民辦老年教育機構服務村(社區)學習點;推動老年教育進養老服務機構、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進廣播電視網絡,擴大老年教育覆蓋面。加強老干部(老年)大學、老年科技大學建設。加強國家老年大學建設,搭建全國老年教育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優質學習資源供給。不斷完善老年教育課程體系,加強師資庫建設,積極吸納行業專家、能工巧匠,滿足老年人多元化需求。拓展老年健康教育內容,普及營養膳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等老年健康知識,促進老年人及家庭成員踐行健康生活方式,不斷提高老年人健康素養水平。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發展普惠性老年教育,鼓勵行業企業、相關社會組織和個人設立老年教育發展基金。促進老年教育同養老服務、文化等融合發展,擴大老年人社會交往需求。
(八)豐富老年人文化服務供給。發揮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公共文化設施陣地作用,為老年人參與公共文化活動提供便利。鼓勵和支持相關經營性文化娛樂場所增加面向老年人的優惠時段。擴大適合老年人的文化產品創作,在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中增加面向老年人的服務內容和資源,打造有影響力的老年文化品牌項目。鼓勵為老年人提供免費或優惠的有線電視收視服務,持續推進電視操作復雜治理工作,深化拓展“重溫經典”頻道進養老機構,不斷提升老年人看電視體驗。提升旅游服務設施適老化水平,鼓勵開發旅居養老、“家庭同游”等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服務產品,落實以健康狀況取代年齡約束,健全行業監管機制,發展老年旅游保險業務。
(九)加強老年人體育健身工作。在公共體育設施規劃建設中充分考慮老年人健身需求,支持相關場地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鼓勵錯峰使用。廣泛開展老年人體育健身活動,深度挖掘“體育+”模式,發揮賽事活動綜合效益。加大服務老年人的基層體育工作骨干培養力度,提升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和退休體育教師、運動員、教練員、體育科研人員等群體的作用,完善老年人科學健身指南,加強對老年人科學健身的指導和幫助。
五、強化老年人社會參與保障
(十)創造適合老年人的多樣化、個性化就業崗位。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庫或人才市場,培育發展面向銀發經濟的專業化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老年人提供優質高效的就業和職業發展服務。指導公共實訓基地、職業培訓機構等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技能提升服務,引導職業院校積極開發老年人就業創業培訓項目。支持用人單位按照有關規定返聘退休專業技術人員,鼓勵離退休教師、醫生、科技工作者等專業技術人員繼續發揮作用。結合銀發經濟、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發展,培育面向老年人新的就業增長點。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支持老年企業家、專家學者、技能人才等助力鄉村振興。為有需求的農村老年人提供農業社會化服務。引導用人單位依法保障其招用的超過法定退休年齡的老年人獲得勞動報酬、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工傷保障等基本權益。利用公益訴訟等機制切實保障老年人平等就業權益。暢通老年人維權渠道,探索開辟綠色通道,依法處理針對老年人的違法行為。健全法律援助協作機制,提高老年人法律服務質效。
(十一)優化社會參與支持環境。提升公共建筑、公共場所、交通運輸設施以及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的無障礙適老化水平,加強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開展“智慧助老”行動,為老年人社會參與提供便利。統籌現有資源,因地制宜建設縣(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擴大基層老年人社會參與場地資源供給。全面推廣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堅持老年人個人或家庭成員自愿投保,倡導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在政策范圍內為退休職工購買意外傷害保險,或對保費給予適當補助。發揮村(居)委會、基層老年人組織的組織推動作用,鼓勵社會組織和愛心人士等捐資為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保險。依托村(社區)、開放大學、老年大學等開展家庭發展能力建設主題培訓,支持有關機構、行業協會開發公益課程并利用互聯網平臺等免費開放,幫助老年人掌握嬰幼兒護理、膳食營養、健康管理等技能,為老年人提供隔代照料、養老護理、心理疏導等方面的支持。
(十二)發揮社會組織支持作用。引導各類涉老社會組織發揮特色優勢,組織發動老年人以多種形式參與民生保障、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文化傳承、鄉村振興、環境治理、全民健身等事業發展。加強基層老年人組織建設,強化培育孵化和培訓指導,改善活動條件,幫助基層老年人組織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信息推介、活動組織、能力培訓、權益維護等服務。
六、加強組織實施
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各方參與的老年人社會參與工作格局。黨委組織、宣傳等部門要把開展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培訓內容,納入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發揮廣播電視、報紙和網絡視聽媒體作用,宣傳老年人參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和老有所為典型事跡,在全社會樹立積極老齡觀,營造支持老年人社會參與的良好氛圍。各相關部門要將促進老年人社會參與列入本部門重點工作任務,加強協同配合,結合實際抓好組織實施。各級民政部門、老齡辦要切實履行綜合協調職能,抓好統籌推進和工作落實。
民政部 中共中央組織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教育部 司法部 財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交通運輸部
農業農村部 文化和旅游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市場監管總局 金融監管總局 廣播電視總局
體育總局 中國科協 中國老齡協會 全國老齡辦
2025年4月29日